《鹤唳华亭》原著可以有多虐(中):歌谣案正式上线,背后竟是两代人的恩怨!

Поделиться
HTML-код
  •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: 30 мар 2025

Комментарии • 11

  • @jg5558
    @jg5558 2 года назад +5

    你说的真好。谢谢

  • @chungngawong2239
    @chungngawong2239 2 года назад +3

    謝謝老師的分享和解說

  • @chungngawong2239
    @chungngawong2239 2 года назад +3

    很感謝你的解說

  • @侠影萍踪
    @侠影萍踪 Год назад +1

    太虐了这部戏品,心脏受不了🤦🏻‍♀️

  • @lindalian9538
    @lindalian9538 2 года назад +4

    精彩的评论!👍🤗

  • @向上傾斜45度
    @向上傾斜45度 Год назад +3

    中秋晚宴的酒令,三四字。皇帝的酒令“三三橫,兩兩縱,誰能辨之賜金鐘”是個謎語出處自《洛陽伽藍記》。“三三橫,兩兩縱"是“羽”字,"金鐘"為酒杯,又叫"大白"。"羽"字加"白"合為"習"字繁體字“習”。
    太子的酒令“玉石釭,金石簧,秦衛女,舞成行,頌吾君壽,萬年長。”是“太平廣記劉諷”中酒令的改動版,原版為“玉口金缸,願陪君主。邯鄲宮中,金石絲簧。衛女秦娥,左右成行。絝縞繽紛,翠眉紅妝。王歡顧眄,為王歌舞。願得君歡,常無災苦。”是為君王賀壽的意思。

  • @向上傾斜45度
    @向上傾斜45度 Год назад +3

    童謠案的幾層分析。
    第一層~齊王鐵憨憨知道了這個歌謠,開始設計。齊王的計劃是:這首歌的主旨思想是當今皇帝是靠顧家得的天下。皇帝聽了肯定不高興,要麼遷怒太子,要麼降罪顧思林。怎麼讓皇帝聽到呢?我在宴會上自己把歌謠唱出來。結果沒想到被太子搶了。
    第二層~太子知道齊王的計劃。他搶了齊王的發言機會,但沒想到還有宋貴人。太子以為皇帝要對顧思林動手。為了保護舅舅,自己攬責。反正自己就是一頓毒打唄,又不是沒打過。
    第三層~趙皇后知道齊王的計劃,也知道太子的想法。趙皇后最近心裡苦,皇帝夢裡想舊情,醒來想新歡,就是不想自己。
    她想到瞭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計劃:1.讓宋貴人先知道要行酒令,又知道這麼首歌謠,宋貴人八成會拿來用。2.讓太子背鍋。因為太子以為皇帝要對武德侯下手了。請注意宋貴人開唱後,齊王和趙皇后的眼神交流。
    第四層~歌謠是顧思林放出去的,他的計劃基於以下三點:1.他知道齊王會怎麼做2.他知道太子會怎麼做。3.他還知道皇帝會怎麼做。傳歌謠的憨憨只知道歌謠表層的主旨思想:皇帝靠顧家得了天下。不知道其深刻的情感內涵:先皇后腳踏兩隻船。他的計劃是:激怒皇帝,扣住自己,召回逢恩。然後引狼入室,邊關大亂。皇帝只能再讓自己掌兵權,到時他帶著兵,擁立受了委屈的太子。內外勾結,上下一心,敢叫日月換新篇。這才真的叫做:以人心做戰場。而且趙後也是顧後第一個孩子掉了後才進王府的,趙後也不知道這個歌謠最深層的秘密。總結一下就是:齊王先設了一計,太子知道齊王的計。趙貴妃知道齊王和太子的想法,將計就計。顧思林知道以上所有人,包括皇帝的想法,他要利用這些,幹一票大的。舅舅全劇就憋了一個這個大招吧!武德候早知道歌謠了,沒有告訴太子,在旁觀事態的發展,舅舅也知道是齊王母子幹的,欲擒故縱,等機會除非齊王,否則太子永無寧日。

  • @nancyorozco8864
    @nancyorozco8864 Год назад

    PORFAVOR TRADUSCAN AL ESPAÑOL GRACIAS.

  • @向上傾斜45度
    @向上傾斜45度 Год назад +3

    太子在市井聽到童謠,以為皇帝要對顧思林下手收兵權,在張陸正和游鳴調查來不及出結果的情況下,讓文昔攔阻顧思林赴宴,打算自己承擔,宴會上趙皇后說用三四字酒令,花傳到齊王停鼓,太子就知道趙皇后和齊王和此事有關,於是搶了桂花,不讓齊王開口。齊王是打算自己唱的,結果被太子搶了桂花。宋貴人唱的時候,齊王那表情就是訝異,懵逼,天助我也。後來宋貴人唱童謠,定權認定此事是皇帝背後操縱,是衝顧思林去的,於是主動攬罪說借童謠向皇帝要公平,卻也當面譏諷,還說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。這個童謠在定權出生前就有,當時就被禁止,趙後、定棠、定權知道有這個童謠,但只知第一層故事,不知第二層。皇帝聽定權主動說是他做的,還說知道這事,以為顧思林把第二層也告訴定權了,皇帝大怒,覺得定權為了舅舅不惜辱沒自已的母親,大罵定權是畜生。但此事是皇家醜聞,不宜擴大,就暴打了定權一頓。
    齊王一看皇帝想息事寧人,憨病犯了,也不去想皇帝為啥這麼做,居然半夜去找了張陸正,以張紹筠做童謠傳童謠要挾,又暗示皇帝把太子打了,是要廢太子,並要納其二女兒為側妃。還說是皇帝吩咐的,讓張陸正叫御史何中丞一起到皇帝那為太子鳴冤。第二天定權早早去晨省,就怕皇帝找舅舅麻煩,皇帝心裡清楚,聽說顧思林走了就放心了,讓告訴太子好好省罪,罪不二罰,此事到此為止。何中丞再次被人利用當了衝鋒槍,說皇帝昨夜非刑凌辱儲君,張陸正也說儲君關係國祚,怎能受刑,兩人還說明鑑,說了皇帝名諱,要三司會審。皇帝認為太子使苦肉計,結黨營私,張陸正要封駁皇帝聖旨。皇帝一氣之下,下令追回顧思林,讓控鶴衛替換東宮衛,將蕭定權軟禁在報本宮中。張陸正表示要徹查,皇上說那就從陸英的事情開始查。
    從皇帝處離開,張陸正由徹查陸英意識到這事不一定是皇帝授意。報本宮內,定權擔心張陸正立場不堅定,決定讓阿寶給張陸正送密信讓其安心,信上寫“王事傷情,暫處彀中。自有所應,不當憂勞。此書具卿,所惡往事,許卿損改,永不復言。”陸文昔十分絕望,父兄的事無法翻案了。三司會審。皇帝認為太子使苦肉計,結黨營私,張陸正要封駁皇帝聖旨。皇帝一氣之下,下令追回顧思林,讓控鶴衛替換東宮衛,將蕭定權軟禁在報本宮中。張陸正表示要徹查,皇上說那就從陸英的事情開始查。
    報本宮內,定權擔心張陸正立場不堅定,決定讓阿寶給張陸正送密信讓其安心,他讓顧瑟瑟代筆寫了封信,給張陸正,讓他不要異動,許他不再追究陸英案。信上寫“王事傷情,暫處彀中。自有所應,不當憂勞。此書具卿,所惡往事,許卿損改,永不復言。”陸文昔十分絕望,父兄的事無法翻案了。我看不出寫這封信能夠自保,反而是給了張陸正一個真憑實據。太子幼稚,自以為是,在這種時候,還是對張陸正抱希望,他為了避免張陸正不變節的措施就是“所惡往事,不再復言”,再一次用傷害文昔的方式來保下他現在想保下的人,他也想先保護好自己,但是太子實在是能力不足!總是寄希望於張陸正。陸英父子的天靈在太子面前就是這麼可以用來交易的,是非心,羞辱心,惻隱之心,那時候的太子都沒有,不是那個乾淨又青春的人。可惜了陸英一家啊,更可惜了那個腳趾頭拿筆都能中的哥哥。

  • @向上傾斜45度
    @向上傾斜45度 Год назад +2

    童謠內容:玄鐵融,鳳凰出,金鈴懸,銅鏡鑄,佳人回首,顧不顧。小說裡玄鐵指太子蕭鉉,金鈴指肅王蕭鐸,銅鏡指寧王蕭鑑,佳人回首,顧不顧指顧思卿。指太子死後,兩王爭儲,蕭鑑靠顧家裙帶關係登上皇位。電視劇中,改為蕭鐸為太子,蕭鑑為肅王,蕭鐸死後被稱為愍太子,愍為諡號,《諡法》曰:在國逢難曰愍(逢兵寇之事);使民折傷曰愍(苛政賊害);在國連憂曰愍(仍多大喪);禍亂方作曰愍(國無政動多亂)。
    童謠表面的含義,肅王蕭鑑娶了太子蕭鐸原定的太子妃顧思卿,靠顧家的裙帶關係,污陷蕭鐸,蕭鐸被皇帝賜死,蕭鑑繼承了皇位。童謠背後的秘密,顧思卿愛的是太子蕭鐸,卻被兄長顧思林嫁給蕭鑑。太子被污陷圈禁宗正寺,思卿偷偷探監,回來後小產。蕭鑑惱羞成怒,冷落顧氏,納了兩個側妃,生下大郎二郎,在顧家要求下,蕭鑑和顧氏生下三郎定權和小公主定柔。這些上輩的恩怨是皇帝在感情上討厭定權的根源。和此事相關的還有另外一個秘密,顧思卿大婚前,將自己最親密的侍女宋氏送給了蕭鐸。蕭鐸被囚後顧思卿讓顧思林偷偷送走宋氏,宋氏後來生下遺腹子許昌平。宋氏為蕭鐸報仇,以侍女身份進宮,毒死小公主,顧後仁慈,偷偷放走宋氏。宋氏為報顧後恩德,讓許昌平向定權報恩。童謠案實際的設計者是齊王和皇后。童謠流傳,太子會認為是皇帝放出的,是要對顧思林下手;皇帝會認為是太子和顧思林放出的,要和皇帝對抗。太子一定會保舅舅,自己承擔,激化太子和皇帝的矛盾,最終達到廢太子的目的。

  • @yangchen2952
    @yangchen2952 2 года назад +1

    太子之位是原罪,无兵无权一个空位,怎么可能是伞。